惠民县地处山东省北部, 北与阳信县接壤,东邻滨州市滨城区, 南隔黄河与高青县、邹平县相望,西与商河县、济阳县交界。县名由惠城东南惠民沟而得名。2017 年,全县总面积 1363 平方公里,辖 15 个镇、街道办,1118 个村(社区)。年末常住总人口 62.26 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 3.8‰。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 210.06 亿元,比上年增长 7.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36.04 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80.55 亿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 93.47 亿元。固定资产投资 231.54 亿元,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1.10 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30.39 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21.75 亿元,进出口总额 8.33 亿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 223.14 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145.15 亿元。
全县粮食播种面积 172.5 万亩, 粮食总产 90 万吨。水产品总产 1.30 万吨, 肉、蛋、奶总产 18.55 万吨。全年新增造林面积 3.32 万亩,林木绿化率 21.28%。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 74.01 万千瓦。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223 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2.30 亿元, 实现利润 24.65 亿元, 实现利税 33.20 亿元。全年建筑业总产值 11.4 亿元。
公路通车里程 3108.36 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 44.88 公里。公路旅客运输量 420.50 万人次,货物运输量 2106.24 万吨。全年开工棚户区安置房 1545 套。城市空气质量良好率达到 66.58%。AAA 级及以上旅游景区 8 家。
有中等职业学校 1 所,在校生2425 人。普通中小学 91 所,在校生6.10 万人。共取得科技鉴定成果 4 项, 获得市级及以上科学进步奖 5 项,专利申请量 336 件,授权专利 140 件。有博物馆 1 个,档案馆 1 个,公共图书馆 1 所,文化馆 15 个,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均达到 100%。医疗卫生机构 358 所,共有床位 2850 张,卫生技术人员 3246 人。全年参加市级及以上体育比赛共获金牌 66 枚,总分 1455.5 分。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210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4232 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6.7 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 54.00 万人。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 2375 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1604 人。
新型工业成效显著。四大百亿级产业集群不断壮大,主营业务收入实现 399 亿元。三大新兴产业占工业经济总量的比重超过 6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实现 484 亿元,利润实现 30 亿元,利税实现 41 亿元。申报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44 家。山东省网具检验检测惠民分中心投入使用。龙马重科等 10 家企业获准电力直接交易资格,交易用电量达 7 亿千瓦时。成功组建鑫诚现代农业科技、中惠生物科技和中大农业科技 3 家院士工作站。争取省市重点项目 8 个,到位市外资金 26 亿元。
现代农业实力壮大。创建为全国良种棉繁育基地县、省级三资管理先进县和全市首家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新增市级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4 家、农业龙头企业 7 家。成功举办第六届黄河三角洲(滨州·惠民) 绿化苗木博览会,高标准完成滨惠大道、济滨东高速绿化工程。新增“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 16 个,“淄角” 成为全市首件注册地理标志集体商标 ;“惠民蜜桃” 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2 个粮食产品入选“中国好粮油”第一批名录。
第三产业蓬勃发展。三产增加值实现 98.2 亿元。新增省级旅游特色村和农业旅游示范点 5 个,继孙武古城之后,魏集古镇成功创建国家AAAA 级景区。成立全市首家旅游协会,成功举办第九届海峡两岸(滨州) 孙子文化论坛和济南专场营销推介会。旅游收入实现 22 亿元。李庄绳网电商基地、惠民供销 e 家商城、鲜吃等电商平台投入运营,线上年销售额 300 万元以上业户达 1000 家,成功创建省电子商务示范县。李庄镇跻身中国淘宝镇,南北李、归仁、王集、刘家口村入选淘宝村。
城乡面貌显著改观。完成整体拆迁 20 个村、3571 户,治理违法建设 30.9 万平方米 ;棚户区改造新开工 1545 户、建成 2526 户,回迁安置群众 1657 户 ;环城东路、乐胡路城区段立面改造完成。政务服务中心顺利搬迁,建成“一站式”服务大厅 ; 社会福利中心、县疾控中心暨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启动建设。顺利通过省级卫生县城和省级文明县复审,气化惠民工程实现镇镇通,实施清洁取暖改造 3428 户 ;改造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 11.1 万户,顺利通过省政府全覆盖认定 ;创建美丽乡村372 个 ;李庄镇获省级绿色生态示范城镇、美丽宜居小镇 ;魏集镇成功入选山东省十大美丽小镇 ;皂户李镇火把李村获评省级美丽宜居村庄 ;桑落墅镇河东高、堤口杨村被评为省级森林村居。
支撑保障更加有力。外环路和“六纵六横”公路网完成规划,乐安黄河大桥建设前期工作有序推进。滨惠大道绿化、亮化工程顺利完工。西外环升级工程启动建设,解陈路、鲁北大街改造工程竣工通车。土地规划修编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全面完成。新增土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 1850 亩、占补平衡指标 1292 亩。立案打击逃废银行债务 8 起,化解不良贷款 6 亿元,全社会融资总量达到 230 亿元。新改扩建变电站 21 座,建设输配电线路 162 公里,整体改造低压村 304 个,电力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环境质量不断提升。圆满完成中央环保督察、省环保督察和“2+26” 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巡查等各项任务,清理取缔“小散乱污”企业 290 家,关闭淘汰 10 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589 台,拆除砖瓦窑厂27 家,治理挥发性有机物企业 8 家 ;关停电解铝违规产能 54 万吨,停运煤电机组容量 66 万千瓦,实施超低排放改造企业 4 家 ;落实重污染天气应对和工业企业错峰生产等制度,强化扬尘源和不符合排放标准重型柴油货车治理。设立监测点 1816 处,全面完成秸秆禁烧任务。二氧化硫、细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平均浓度同比分别改善26.3%、8% 和 12.7%, 优良天数达到 243 天,同比增加 42 天,雾霾天数大幅度减少,大气污染防治取得明显成效,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全面推行河长制,大力开展“清河行动”,引导 668 家企业建设完善治污设施,达标生产 ;拆除河道违建446 处 ;完成畜禽养殖“三区”划定,关闭规模养殖场 200 家,提升 270 家,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修复工作得到全面加强。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一般预算民生支出实现 24.6 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 82%。十件民生实事进展顺利。争取各级产业扶贫资金 5512 万元, 落实金融扶贫贷款 2.7 亿元,73 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顺利摘帽,5897 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完成规划选址、启动建设。第三中学、第四实验学校、解决大班额、全面改薄和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工程全面开工。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569 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9925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2.6% 以下。新建老年公寓 1 处、农村幸福院40 处。建成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894 处,送文化下乡 1100 场。“大快严”、“百日攻坚”、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等行动成效明显,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打响“三年禁毒”人民战争,社区戒毒、康复管理新模式全国推广。